1、《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
张巍巍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还采用了世界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的物种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参考。
馆藏地:逸夫馆综合第三借阅室
2、《北极史前史:人类在高纬度地区的定居》
(美) 约翰·F. 霍菲克尔著;崔艳嫣, 周玉芳, 曲枫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地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引起北极环境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北极问题已涉及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全球人类的共同命运。本书是首部讲述在200万年漫长岁月里人类如何在北极定居的考古学著作。此书图文并茂, 语言通俗, 信息丰富, 观点独到, 结合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科学分析成果, 追溯了史前人类逐渐适应寒冷环境和技术发展的历史, 生动描述了过去几千年中北极地区人类的迁徙过程与生存方式, 集中展示了人类与北极环境的互动, 对于研究人类对寒冷地带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人类的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馆藏地:逸夫馆综合第三借阅室
3、《世纪敦煌: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
孙志军编著
中信出版社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各民族和宗教的交叉点,兴荣交替直至被人彻底遗忘了几百年。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重新发现到现在的这120多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名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珠,经历了一个世纪,其中既有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沙对莫高窟的侵蚀,也有国家的动荡、残酷的战争等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破坏。这一个多世纪,浓缩了莫高窟所经历的漫长岁月,也是莫高窟建成以来变化剧烈的一个世纪。
不同时代拍摄的莫高窟的照片,无疑是最直观的材料。随着许多20世纪上半叶拍摄的照片不断公诸于世,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孙志军将这些生动的资料进行梳理,并用今天的照片进行对比,编著《世纪敦煌》,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洞窟内外的变化及其丰厚的价值,助力当下“敦煌学”的研究。
馆藏地:逸夫馆综合第三借阅室
4、《共和国七十年瞬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蒋永清撰文
中国画报出版社
每张照片都是一段历史, 而对于历史的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寻找向前的力量。本书以时间为序, 用鲜活的影像呈现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这些历史深处的记忆传递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滋养着我们的心灵。画册通过影像的展示, 使人们从70年新中国历史中找到共鸣, 或与今夕对比深深触动; 或为某一经典历史瞬间所吸引, 或为某个人物表情所感动。画册使人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 不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 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馆藏地:逸夫馆综合第三借阅室
5、《印象刘文典》
章玉政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印象刘文典”三部曲之一, 主要汇编与刘文典同时代的人物或其学生辈撰写的回忆文章, 如周作人、张中行、钱穆、胡适、鲁迅等, 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 ; 同时, 为增加本书史料性, 特别邀请尚且健在的刘文典门生辈学者撰写了回忆文章, 是一本难得的亲历见闻之作。内容包括: 雪泥鸿爪 ; 学林述往 ; 薪传有道 ; 书边余墨。
馆藏地:特藏阅览室
6、《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传统手工艺人的诗意与乡愁》
罗易成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比于卷帙浩繁记录下的中华文明史, 传统手艺更像是一种微观的存在。它们在纵向的历史进程中, 总是被寥寥几笔带过; 又在横向的辽阔幅员里, 隐身于街头巷陌。它们看似微小, 却并未缺席每一次文化的演进; 它们看似传统, 却因手艺人的不懈改进而历久弥新。读者将在书中, 伴随三百余幅精美图片, 看到这些或大或小的手艺物件在手艺人手中经历的那一道道工序: 削切、剪裁; 熔铸、锤炼; 打磨、镶嵌; 印染、装裱……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延续着技艺, 融会了巧思, 凝结了愿望, 拥有了灵魂。从手艺人的故事中, 可以了解中国手工艺行业现状; 从物件和制作物件的手艺人, 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响应主旋律, 树立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 带领读者认识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传统手工艺, 也引读者思考, 如何保护好存在于身边的传统文化, 让它们的生命之火可以继续温暖我们的后代。
馆藏地:逸夫馆综合第三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