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K209/268,逸夫馆社科五)张宏杰著,岳麓书社,2019年出版。

中国文明从不是孤立发展的,自它产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外来因素并未改变中华文明的本质,反而更彰显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本书将中国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期读者短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整体概念。同时,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解读方式,全方位呈现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内在逻辑与游戏规则。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畅销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二、《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I253/433,逸夫馆社科四)杨素秋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出版。

在《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中,杨素秋用温婉的笔调叙述了她理想的图书馆是如何建成的。图书馆选址在地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两个人。要在六个月内,有限的资金下最大限度地建设好这座区图书馆。毫无经验、笨手笨脚地建起真正的图书馆,杨素秋与助手经历了选址、规模、布局、装修、分区、编写书目、选择译本、挑选书商、书籍译价、消防安全等重重关卡的考验。其中的故事冲突主要是“馆配”还是“自选”图书,选书本身并不简单,为公共图书馆选书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性和普世性之间做出平衡,又要在个人趣味与公共意见之间把握尺度。本书体现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执著,作者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给读者带来鼓舞的力量:坚持正确的事,总会遇到一起走向前方的人。
三、《生而贫贱:美国底层社会的贫穷与愤怒》,(D771.28/33,逸夫馆社科一)(美) 戴尔·马哈里奇著,雍德生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

马哈里奇在加利福尼沙漠中的一个废弃加油站里发现了很多涂鸦,他意识到,对于20 世纪 20 年代的许多人来说,贫困既是现实,也是命运,一种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加油站里用喷漆赫然写下的几个大字令他难忘:“生而贫贱”。以此为契机,在疫情、经济危机和社会运动即将颠覆美国既有秩序的背景下,马哈里奇沿公路驱车,探访受疫情冲击的底层民众。书中部分是原始回忆录,部分是调查性新闻报道,以及作者在美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进而帮助读者了解美国的贫困史和马哈里奇每天听到的人们的心声。在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和经济危机时代,世界各地响起变革的声音,马哈里奇在其调查采访旅程中传递乔治•奥威尔和詹姆斯•阿吉詹姆斯·艾吉的精神,提出关于阶级、特权和“向上流动性”等概念的问题,同时呼吁美国政府和社会亟需采取行动。从萨克拉门托到丹佛,从扬斯敦到纽约市,《生而贫贱》让读者敢于从那些最痛苦的人身上看到自己、正视现实,重新发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四、《大疆DJI Mini 3 Pro/4 Pro无人机航拍实战宝典》,(TB86/81,自然科学第一借阅室)锐度影像生活馆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年出版。

本书是一本系统的DJI Mini 3 Pro/4 Pro无人机实用拍摄教程。全书先详细介绍了DJI Mini 3 Pro/4 Pro无人机组装与激活、菜单设定与模拟飞行、摄影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接着讲解无人机起飞前需要了解的规矩和要求,并帮助读者做好飞行前的规划;然后介绍了一些与摄影及视频画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景别、画面光线及构图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几章讲解了无人机飞行与智能航拍实战、航拍运镜实战、自然风光与城市风光实拍、无人机延时视频实战等飞行和拍摄相关的知识;最后详细介绍了摄影后期修图及视频剪辑的技巧,帮助读者提升所拍照片和视频的质量。
本书通俗易懂,并配以图片加强理解,即使是没接触过无人机的读者,也能快速提高航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