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7年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暨馆员专业知识竞赛之后
2017年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暨馆员专业知识竞赛已圆满落幕,两个多月的精心策划和积极筹备,我们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和汗水,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这一趟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主题发言讲得真好,谢谢你们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活动安排得非常周到,你们辛苦了。”
……
大家的肯定与赞许是对我们辛勤付出最好的嘉奖。回顾此次活动,与会同仁积极的参会热情和现场的种种情景仍历历在目。
(论坛开幕式)
(一)论坛剪影
19日上午,菱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群贤毕至、宾朋云集, 2017年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在此隆重举办,本次会议是由安徽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全省56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董根明教授主持论坛并一一介绍了主席台上就坐的嘉宾;安庆师范大学副校长张群受邀参加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安徽省图工委秘书长、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教授做开幕式讲话;合肥工业大学陈科馆长、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丁传奉馆长、安徽师范大学方青馆长、安徽农业大学吴文革馆长、中国科技大学田乐胜馆长分别做主题发言。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博得了阵阵掌声。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张群副校长致欢迎词)
(储节旺秘书长讲话)
(董根明馆长主持会议)
(茶歇时间)
(二)参观菱湖校区
18日下午,全省各高校图书馆馆长和业内同仁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菱湖校区。大家首先来到安徽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前,驻足聆听董根明馆长介绍红楼的历史:“红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砖石结构,保存完好,是三、四十年代省立安徽大学和国立安徽大学的主教学楼,抗战期间,安徽大学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改为国立安徽大学。现在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都是从国立安徽大学独立出去的。解放后,老安徽大学校址迁往合肥,原址即今安庆师范学院。姚永朴、刘文典、王兴拱等先后任校长。著名学者陈望道、周建人、郁达夫、刘大杰等曾在此执教。这里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徽进步学生运动、左翼文化运动、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策源地。”董馆长精彩且专业的解说顿时圈粉无数。
(董根明馆长讲解红楼历史)
(仰望安徽大学红楼)
(进楼参观)
随后,来宾们又走进百年敬敷书院,经过门坊、长廊,大家仿佛穿越了历史。敬敷书院始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光绪二十四年(1898)又移建至菱湖南岸,也就是坐落在菱湖校区的现址。1901年,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现存考棚于1998年安庆师范学院百年校庆时进行了重修,近百块高级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名帖书画”,院东南隅小庭院内,亭、台、桥、榭,布局讲究,古树环绕,衬以花台、草坪,显得格外清幽雅致,整个书院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随后,来宾们又参观了校史展两个展厅,了解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
(来宾们饶有兴致地听董根明馆长讲解敬敷书院碑文)
(参观校史展厅)
(三)论坛征文和知识竞赛
以“高校馆员新型能力”为主题的论坛征文共收到全省高校图书馆同仁来稿51篇。在论坛主题研讨环节,各论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科学素养、服务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专利分析能力、数据管理能力等新型能力话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论文获奖代表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研讨会上观点碰撞、互动频繁,展现了我省图书馆界同仁对当前信息科技发展潮流的敏锐观察、深入思考以及对高校图书馆职业使命的自觉认知。经过评选,我馆提交的三篇论文分获征文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黎莉老师获论坛征文二等奖)
(何承斌老师获论坛征文三等奖)
与论坛同时进行的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员专业知识竞赛吸引了全省高校六十多位馆员代表参赛,竞赛内容涵盖资源建设、采访编目、文献流通、信息技术、信息检索、学科服务、阅读推广、文化空间建设等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图书馆从业者业务素养与服务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成为激发馆员群体强化学习、致力创新的有效动能。我馆的两名参赛同事分获得了竞赛三等奖和优胜奖。
(孙梦溦老师获知识竞赛三等奖)
(知识竞赛现场)
(参赛馆员正在认真答题)
为期两天的活动已圆满落幕,各高校图书馆同仁满载着荣誉和收获踏上了归途。我馆的同志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不顾多日奋战的疲惫,又立即投入到后续工作当中,收集和整理活动材料,总结经验。我们希望借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大家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意,转化为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强大动力,锐意进取,为把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校馆而努力奋斗!
感谢各位同仁百忙之中拔冗莅临,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幕后的付出。
一切都已结束
一切才刚开始
……
(文/黄晶 图/董荣、杨毅、学生记者余康生、刘敏、黄庆、李润昕)